三伏以来,我市持续高温,且湿度较大,这种天气条件,家里的米面很容易生虫子。这几天,市民赵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烦心事。
虫子善于“埋伏”
赵女士说,自从孩子去年上大学后,家里就他们夫妻两人,中午都不回家,要是晚上爱人有应酬,自己也就简单对付一口,因此“家里的米面根本吃不动,现在柜子里的米面还是过年时买的。月初时还有意识地看了看,就怕生虫子,当时觉得‘剩不多了,没事儿’,结果是怕啥来啥。”
据了解,大米里常见的虫子有两种,一种是米象,俗称米虫,也有人直接叫它“黑嘴虫子”;另一种是印度谷螟,幼虫阶段就是白胖的虫子,成虫是小蛾子,一旦发现厨房有蛾子出没的时候,米袋里很可能已经养了一批谷螟了。
米虫会把在糙米上挖孔,并在孔内产卵。虫卵渐渐长大,会继续将米粒咬穿,最终将米粒掏空。米虫本身不含病菌,也不传播传染病,不过生过虫的米粒,表面暗淡,厚度变薄,淘洗时会漂浮在水面上,只要淘洗干净,仍然可以食用;印度谷螟幼虫以各种谷物、谷物制品、干果、干菜、奶粉、蜜饯果品、中草药等为食,还经常吐丝结网,使得食物成团、成疙瘩,它藏在里面偷食。成熟后,就会爬到墙壁、天花板或者橱柜缝隙等隐蔽处吐丝结茧。
对于它们的来源,很多人都心存疑惑。其实,米面里的虫子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她们的虫卵在粮食生长阶段可能就藏进去了。虽经过加工,依然有部分虫卵留存下来,一旦条件适宜,它们就会孵化、繁殖。
若干方法清除
那么,怎么才能防止粮食生虫,甚至虫子满屋乱爬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购买小包装的食品,现买现吃,尽快吃完。
如果已经有虫了,但不是很严重,可以用这些方法处理。比如把米铺在布或塑料上,放在阳光下暴晒,米虫无法忍受高温,就会自动离开。但暴晒可能会影响大米的口感和品质,不宜时间太长;或者将米袋放入冰箱冷冻24小时,这样可以杀死大部分的虫子,取出后仔细淘洗就能可以了;还有老人们常用的方法——放花椒,用纱布包裹花椒放入米袋,强烈的气味也能驱除米虫,不妨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