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太监到底是被割了什么(揭秘太监阉割秘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3 10:10:47    

鲁迅曾讽刺地说,太监、姨太太、大烟是旧中国的三大国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既神秘又略带“重口味”的话题——古代太监的净身之旅。

净身?听起来就不简单!

众所周知,想要进宫,必先自宫。

净身,说白了,就是对男子进行阉割,让他们变成“六根清净”的人。这活儿,在古代可是个技术活,得由专业的“刀子匠”来操刀。就像现在做医美手术得找正规医院一样,想当太监也得找对师傅,不然可能小命不保。

“太监制造机”:小刀刘的传奇

说到净身师傅,不得不提清朝末年赫赫有名的“小刀刘”。

据说“小刀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可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太监制造机”,每年往宫里送几十个成品小太监,连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李莲英都是他一手打造的。

“小刀刘”手艺高超,但规矩也多,手术前得签生死状,还得准备一堆礼物和术后用品,比如米、柴、窗户纸什么的,生怕术后护理不到位。

净身前的准备:立生死状!

想成为太监的小伙子们,在净身前得做好充分准备。首先,得有个靠谱的引荐人,就像现在找工作要内推一样。然后,得跟师傅签好合同,写明“自愿净身,生死不论”,还得请三老四少来作证,免得日后有纠纷。这合同一签,基本上就是“一条路走到黑”了。

手术前,净身者得禁食一天,保证肠道干净,免得术后排泄物污染伤口。想象一下,如果这时候来个“突然袭击”,那画面简直不敢看!

净身过程:痛并“快乐”着

终于到了手术那天,净身者被带进一个密不透风的房间,房间里除了必要的手术工具,就剩一张床和一堆固定用的绳子了。这时候,“小刀刘”闪亮登场,他手持一把经过简单“消毒”(其实就是火上烤一下)的镰状手术刀,一脸严肃地开始工作。

手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取睾丸;第二步是去势。这一步可是技术活,割浅了不行,割深了也不行,得恰到好处。完成后,还得在尿道里塞根秸秆,帮助排尿,那感觉,啧啧,酸爽无比。

术后恢复:比坐月子还讲究

手术完成后,净身者得在床上躺个把月,这期间得小心翼翼,生怕扯到伤口。房间得密封好,防止风寒入侵,还得有专人照顾,定期换药。这时候的净身者,就像个脆弱的瓷娃娃,得格外小心呵护。

太监怎么上厕所

在明清之前,由于阉割手术的技术相对不够成熟,太监可能只被切除睾丸而保留其他部分,这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像正常男性一样排尿。因此,这一时期的太监可能更倾向于站着小便,尽管这也可能带来一些不便和尴尬。

随着阉割技术的成熟,明清及以后的太监在净身过程中会切除包括睾丸在内的整个生殖器。这导致他们在排尿时面临更大的困难,需要采用更加特殊的方式。

  1. 蹲着排尿:

大多数太监在明清以后开始蹲着上厕所,类似于女性。然而,由于失去了控制排尿的肌肉,他们无法自主控制排尿,这一过程可能较为困难和尴尬。

  1. 使用辅助工具:

一些太监会利用芦苇管或麦秆等空心物品,将其插入尿道口,以导出尿液。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解决排尿问题,但操作不便且容易造成漏尿。

另一种方法是弓着身子,用手帕或毛巾等物品盖住伤口处,通过身体的动作将尿液带出体外。这种方法需要太监们具备较高的技巧,以避免尿液喷溅全身。

  1. 使用“尿不湿”:

太监们还会在裤裆上垫上厚厚的棉布或尿布,类似于现代的尿不湿,用来吸收尿液。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解决漏尿的问题,但由于条件限制,不能经常更换,久而久之会产生异味。

尾声:太监的“赎兰”梦

别以为净身后就万事大吉了,太监们还有个执念,那就是“赎兰”。

在古代,人们讲究死后留个全尸,太监也不例外。他们希望有钱后能把被割掉的“宝贝”赎回来,跟身体一起下葬。所以,很多太监在宫里拼命攒钱,就为了实现这个“全尸梦”。

而这些“宝贝”,一般在会被净身师傅用一块红布小心翼翼地包起来。然后再放到一个高高吊起的盆子里,寓意着“红布高升”。

总结:太监的“痛”与“梦”

总的来说,太监的净身之旅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话题,它揭示了古代封建制度许多不为人知的黑暗面。然而,正是这些历史细节的存在,才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