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这三个意图,可继续解构为七点:笼人心、溯历史、明使命、传经验、立规矩、描愿景、鼓干劲。
1.笼人心
一说笼络人心,也许很多人会与“阴谋论”联系起来,然而这里说的笼络人心是中性的,甚至是褒义的。应理解为领导者代表单位、出于公心,籍此调动人员积极性、增强团队精神、形成工作合力的科学管理策略。
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是笼络人心的诀窍,能迅速拉近与新员工的心理距离。因此,但凡有经验的领导者,都善于“感情牌”,展示出和蔼可亲的形象。
通常做法是寒暄,对新员工的脱颖而出表示祝贺,对他们的加入本单位表示热烈欢迎,让他们产生归属感,获得成就感。
可以这样写:
“各位新同事,大家好!
古语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天在座的各位,用你们刻苦学习磨砺出的锋利“宝剑”,一路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出者。在此,我为大家考试中精彩的表现点赞,对大家的胜出表示祝贺,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成了一个战壕的“战友”,我们将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能与你们这么一群有活力、有梦想的年轻人共事,对我来说,是多么令人兴奋的是,对这个单位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因为你们会让团队的“肌体”更年轻。我坚信,你们磅礴的青春活力,一定会汇聚成青春的激流,推动着咱们一起向未来。今天,将是你们人生美好记忆的开始,也将是单位新的开始。
借此机会,跟大家谈几点感受:”
这样一来,新员工会有种被人看见,受人尊重的感觉,对新单位的归属感,对自己努力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进而乐意听领导继续讲下去。
2.溯历史
在时间的轴上,历史在前,现实和未来在后,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三者是一脉相承的,分布于直线的不位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因为历史承载了这个企业的奋斗历程、精神谱系、价值追求。
一个国家有历史,一个地区有历史,一个企业同样有历史。作为每个组织的一员,只有搞懂了历史,搞懂了从哪里来,才知道到哪里去。
所以,高明的管理者都注重学历史,善于讲历史,把企业的历史当成管理的法宝。所以,寒暄过后,可以讲讲历史,把企业的奋斗历程、辉煌业绩、先进人物的故事讲给新员工听,让新员工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身份认同感,觉得“我来这个单位实在是太对了,没理由不好好干。”
如果你是云锡的员工,可以这样写:
云锡是一个百年企业,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著名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咱们云锡前身是清光绪九年(1883年)清政府建办的个旧厂务招商局,是云南工业文明的两大摇篮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把云锡列为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经过几代云锡人的开拓努力努力,云锡已发展成国家500强企业之一,云南省重点培育的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业务集地质勘探、采矿、选矿、冶炼、锡化工、砷化工、锡材深加工、有色金属新材料、贵金属材料、建筑建材、房地产开发、机械制造、仓储运输、国际物流、科研设计和产业化开发等为一体的国有特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百年积累、底蕴深厚。云锡形成了具有鲜明自身特色的管理优势和优良的企业文化,有很好的社会形象、企业信誉和融资渠道,有一支经过困难长期磨炼的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先进集体称号,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以及“全国用户满意企业”“2006年度全国最具影响力企业”“中国最具创造力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
这么一介绍,我想,你一定会为加入这个团队而感到自豪,这就是历史的感召力。
3.明使命
任何一个单位和岗位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明确了使命和职责,一个人才知道为什么上路,走向何方。
使命和职责需从两个层次理解:
第一,企业使命是什么?
企业使命即企业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等。如苹果电脑公司的使命是: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推广公平的资料使用惯例,建立用户对互联网之信任和信心;核心价值观:提供大众强大的计算能力。
所以,写这部分内容时可围绕指导思想、原则、方向、经营哲学几方面展开。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为了从战略角度明确企业的使命,应系统的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2.我们的顾客群是谁?
3.顾客的需要是什么?
4.我们用什么特殊的能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5.如何看待股东、客户、员工、社会的利益 ?
你不妨就回答这几个问题。
第二,岗位职责有哪些?
倘若把单位使命叫做“大使命”,岗位职责则是“小使命”。每个员工都应清楚自己的“大使命”和“小使命”,因为任何人都是在具体的岗位上的。
所以,领导讲话中除了总体介绍单位使命外,还需讲讲岗位职责。
比方说,针对销售部的新员工,可以强调他们的职责:
销售部的新同事务必牢记自己的“五项职责”:第一,根据公司以及部门销售任务开展销售工作,完成各项销售指标。第二,对现有市场和客户进行分析,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第三,根据客户需求的特点,为客户提供产品解决方案。第四,负责与客户之间的商务谈判;第五,负责协调各种内部、外部资源。时刻牢记在心。
当然,座谈会不是培训会,更不是部门会,不可能把所有岗位职责都说一遍,挑选几个重要岗位说说,大致意思表达了就行了,具体交给部门负责人去培训。
4.传经验
人类之所以能在几百万年的演化中变得越来越强大,靠什么?就靠总结经验,并从经验中探析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而形成科学理论。
举个例子:
1965年7月2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刚从海外归来的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夫人时,特意向李宗仁的机要秘书程思远发问:“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程一时茫然不知所对。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我们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总结经验重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从头去总结一番呢?我看没必要。前人有现成的经验了,就没必要再去“摸着石头过河”了。
任何一个单位和领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都会积累起丰富的经验,获得宝贵的感受和体会。这些经验和感受累积起来,就成了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智慧。
那么,单位领导就有责任、有必要在新员工初来乍到时,做好“传帮带”,把经验传授给他们。
比如,你可以这样写:
我在企业干了快30年,深深感受到,要干好这份工作,
首先,具有“四种精神”。哪四种精神?一是团队精神,二是创新精神,三是工匠精神,四是奉献精神。这些都是咱们企业长盛不衰的“密码”,是我们行稳致远的“灵魂”。作为“××人”,大家一定要把这些精神刻在心坎上,融到骨子里,流到血液中去。
其次,养成“五种意识”。哪五种呢?即责任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团队意识。这是公司对全体干部员工提出的一项素质要求,每一位员工,应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并始终贯穿于自己的工作中。
再次,树立“六种能力”。一是执行力。面对预定目标以及指定的任务,有着脚踏实地的毅力和实践力,能够坚毅,持续的完成预定目标。二是沟通力。在人群中有着足够的敏锐度和觉察力,能够做出或适度或强硬或柔软或委婉的沟通,最终能够做到各方共赢。三是领导力。有着知人善任的敏锐度,在人群中有权威,能带动大家有条理有规划的做好各项事情,所带动的团队执行力高。四是思考力。面对质问时,能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对事有着敏锐的觉察力,愿意花时间去尽力思考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五是创新力。对新岗位的业务或是工作上的挑战,有着强烈的接受度,也有着足够的魄力和决心,面对挑战,做出改变和创新。六是应变力。当面对环境或新挑战时,有着足够的精力和动力来接受改变。
你看,这样一细化,就会发现值得领导讲的东西太多了。如果展开讲的话,恐怕一两个小时都讲不完,何愁没有东西可写呢?
5.立规矩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矩是行为的准则、规定和纪律。一个单位想有序运转,都得有规矩,否则就会乱套。
规矩可从两个角度思考:
一是正面、负面角度。正面即哪些是必须要做到的,列一个“正面清单”出来。负面即哪些是坚决不能做的,列一个“负面清单”。比如,有的单位有员工“十要、十不要”“八准、八不准”等,就是给员工立的规矩。
二是单位、岗位角度。单位准则是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比较宏观、抽象、笼统。岗位准则是针对具体岗位提出的要求,相对具体、明确,比如财务人员有财务准则,营销人员有营销准则。
以下是某企业安全生产操作岗位“五不准”:
1.危险作业未经审批,不准作业。
2.设备安全防护装置不全、不灵,不准使用。
3.新工人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准上岗。
4.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取证,不准独立操作。
5.劳动组织、人员调配、作业方式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准违章指挥。
6.描愿景
愿景(Vision)这个词,当初在中国的词典里是没有的。愿即心愿,景即景象,这个景象存在脑海里,是看不到的,佛教里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愿景——一个预见未来的美景。
一个人有愿景,一个企业同样有愿景。企业愿景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一种预测、一种定位,说白了,即企业最终想变成啥样。
在当今时代,许多杰出企业都有一个特点:注重企业愿景管理。比如,麦当劳的愿景是:“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上服务最快、最好的餐厅”。福特汽车公司成立时的愿景是:“让每个美国人都能拥有汽车”。百度(Baidu)是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华为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百度的愿景是:“成为最懂用户,并能帮助人们成长的全球顶级高科技公司。”
对任何组织来说,有没有共同愿景或愿景能不能得到员工认同,有天壤之别。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分析了奉献、投入、遵从的区别,他发现,有共同愿景的组织,员工往往能积极奉献,反之,员工只会被动遵从,缺乏积极性。
所以,愿景是企业领导管理的有效工具。在新员工入职座谈会上,领导很有必要展开“愿景管理”,激发员工的事业心和使命感。
7.鼓干劲
一般来说,会议讲话稿的最后都会以展望未来、提出期望、表达态度的“调子”收束,目的是为参会者加油鼓劲,提振精神。
所以,在稿子的最后一部分,应站在单位和领导角度,对新员工提几点期望和要求。
例如,某公司董事长给新员工的讲话中,提出了四点期望:
一是逐梦笃行,脚踏实地,在平凡中积蓄成功的力量。“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新员工要从平凡的事做起,在平凡事中研究蕴含的道理,用掌握的知识引领发展。
二是牢记责任,勇于担当,在奋斗中磨砺成才的本领。牢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安播责任重于泰山”,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努力成为发展卫通、引领卫通,引领卫星通信事业发展的人才。
三是勤学善思、敢于创新,在挑战中创造人生的价值。要做到既“专”又“博”,“专”就是要把自己本职工作研究透,不断改进提高、迭代提升;“博”就是要建立系统思维,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引领创新。
四是修身立行、团结协作,在传承中培育优秀的品格。努力弘扬传承航天精神,做到放下小我,学会利他,在服务周边人,服务企业,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培养团结思想和大力协同的精神。
以上是讲话的内容,供你参考。另外,你还问到写好这个稿子要注意什么?
我的建议有几点:
第一,既然是讲话稿,就要按讲话稿的体例来写,语体风格要往“讲话”特点上靠,起承转合之间,衔接要自然,“口感”要好,让领导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听起来津津有味。
第二,讲话稿是领导讲,不是你讲,换句话说,你只是“奉命写作”,是“乙方”,领导才是“甲方”,所以你得按领导的习惯来写,写作前最好听听领导的意见,把你的想法同他交流一次,这样更稳妥。
第三,由于是座谈会,你得研究一下会议议程,搞清会上有哪些人发言,尤其看有没有其他领导发言。目的是防治领导之间的讲话“撞车”,同样的内容,如果其他领导已经讲了,就不一定再讲,即便要讲,写的时候也可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