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脱胎漆器制作过程(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6 10:12:03    

福建省省会福州,是一个著名的手工业城市。这里生产的传统名牌手工业产品有角梳、雨伞、脱胎漆器,过去合称为“福州三宝”。

.其中脱胎漆器驰名中外,在我国工艺美术品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合称为我国三大著名工艺品。

脱胎漆器具有鲜艳、轻巧、耐用、典雅的特点,并保持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它的逼真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厅“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前,俯伏着一对色彩鲜艳的“铜狮”。这对“铜狮”连同座合约有二米多高,但这是福州仿铜的脱胎漆器,体空质轻的“铜狮”可以被一抬而起。

相传脱胎漆器的发明者是两名漆工。约在二百多年前,他们父子两人经常为衙门整修匾额,为庙宇修茸佛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常年的工作,使他们发现匾额或佛像里面的木头或泥模已经破损,可是包在外边的漆灰麻布总是完好无损,十分牢固。

这种现象给了他们一个启发,能否用麻布加漆裱糊成坚硬外壳,制成各种漆制物品呢?经过反复试验,最初的脱胎漆器成功了。

但那时使用的是泥模,用绸或麻布敷漆粘液,分层裱上;阴干后,再从底部挖洞浸水,使泥随水流出;然后加以精工琢磨修饰,抹以彩漆,制成了漆器。

以后,漆器工艺手段不断改进,采用了木模和石膏模,而且近年来又发明了一种“赤宝砂”的新漆器,它的表面平滑得如同红玻璃,通过透明的红色漆露出闪烁的纹彩,若隐若现,象宝石一样瑰丽夺目。

福州脱胎漆器虽然具有独特的工艺过程和风格,但它也是在我国悠久的漆器工艺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根据长沙马王堆古墓出土文物来看,其中有一百八十余件漆器,虽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但这些漆器都保存得很好,出土时色彩仍然极为绚丽。

颇为有趣的是,“漆”字本身是按照割漆过程创造的象形字,由“木”、“人”、“水”三部分组成,可见我国的漆器工艺起源确实很早。

悠久的漆器工艺制作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为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脱胎漆器美观、无毒,还具有很高的抗热、抗酸碱性能。在沉船中经常可以发现,这类漆器在海水中浸泡数百年,却依然光彩夺目,完好如初。

这种特点是其他器皿等物品所不可相比的。现在福州制作的脱胎漆器不仅有供欣赏用的工艺美术品,而且还制成了一些供日常使用的生活用品,小到漆筷,大到家具,应有尽有。

人们还把它应用到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现代工业上,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