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嬴政的父亲是谁(千古一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6 10:40:13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或作“正”),本名嬴政,又名赵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 早年经历:

- 秦昭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秦昭王次子安国君被立为秦国太子,其不受重视的庶子子楚被派到赵国为质子。赵国大商贾吕不韦认为子楚“奇货可居”,刻意接近并帮助他,还将自己的姬妾赵姬送给子楚。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赵姬在赵国邯郸生下嬴政。

- 秦昭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秦国对赵国用兵,子楚在吕不韦帮助下只身逃离赵国,赵国想杀赵姬和嬴政泄愤,赵姬在娘家人帮助下带着嬴政四处躲藏,得以存活。

-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即位,在吕不韦重金收买之下,秦孝文王的宠妃华阳夫人助子楚成为太子,嬴政和赵姬也被送回秦国。秦孝文王正式继位三天后离世,嬴政的父亲子楚(秦庄襄王)继位三年后也因病离世。于是,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继任秦王,封文信侯吕不韦为相国,敬之为“仲父”,尊母亲赵姬为太后。同年,嬴政依照秦国旧俗下令在骊山为自己修建陵墓。因嬴政年幼,国家大事多由大臣和母亲赵姬做主,丞相吕不韦权势最大,还和赵姬私通往来。

- 亲政平乱:

- 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嬴政加冠礼后开始主理国事,得知嫪毐和母亲赵姬的私情以及嫪毐的不敬言行后,有意惩办嫪毐。嫪毐闻讯盗用秦王大印和太后印玺作乱,很快被嬴政抓获并车裂处死,为赵姬举荐嫪毐的吕不韦也被嬴政迁怒。

- 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嬴政罢免吕不韦的相国之位,令他迁居洛邑(今河南洛阳),秦国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兼并六国的步伐随之加速。

- 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因仍有他国门客和吕不韦暗中往来,嬴政怕其生乱,令吕不韦迁居更为偏远的蜀地,吕不韦心生恐惧遂饮毒酒自尽。之后,嬴政任用李斯执掌国事,听从门客尉缭建议,用重金贿赂诸侯重臣以分化六国,并准备采取“先取韩,以恐他国”的战略顺序伐灭六国。


- 伐灭六国:

- 秦始皇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国对韩国用兵。韩王安派韩非出使秦国,想把秦国武装力量引向赵国,并借机离间秦国君臣,以破坏秦王特使姚贾破纵为横的外交计划,不料韩非之策被秦国察觉,于次年被李斯毒杀。

-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九月,韩国南阳守腾(即内史腾)主动投降秦国并献出南阳地,秦国遂以此为基地为进攻韩国作准备。次年,秦国派内史腾攻打韩国,攻克韩国都城新郑,擒获韩王安,灭掉韩国,尽收其地设颖川郡。

-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国趁赵国连遭灾害国力衰弱,派王翦率上党驻军直下井陉,另派将领杨端和带河内兵进围邯郸,并派羌瘣助战。赵国将领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使秦军出兵一年仍无法取胜。秦国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他诬告李牧、司马尚反叛,赵王改派赵葱及颜聚为将,李牧拒不交出兵权,被赵王处死。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国杀死赵葱,击败颜聚,大破赵军,攻占赵国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嬴政亲赴邯郸坑杀了自己在少年时期在赵国结下的仇家。赵公子嘉率领数百人逃至代郡,自立为代王,与燕国兵将联合驻扎上谷郡。

- 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嬴政,功败垂成,嬴政怒而将荆轲肢解示众,并派王翦、辛胜攻打燕国。燕王喜惊慌之下,听从代王嘉的计策,献出太子丹首级向秦求和,并北迁至辽东郡继续称王。在此期间,秦军主力为追击燕军,深入北方作战。

- 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原韩国贵族在新郑反叛,嬴政迅速调兵平乱后,处死此前被俘的韩王安。之后,嬴政令王翦之子王贲率军攻楚,占领了楚国的十几个城池,把攻灭楚国提上日程。

-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嬴政派王贲攻魏围大梁,魏国缩兵于大梁城内,欲借坚城高墙做最后抵抗。王贲挖渠引来黄河水灌城,三月后城墙坍塌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被杀,魏国灭亡。但与楚国交战的李信军却遭遇战败。

- 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嬴政强行起用已称病回乡的王翦,凑齐六十万大军再次攻打楚国。王翦吸取李信冒进失败的教训,进入陈邑、平舆一线后便停止前进与楚军相持。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军松懈向东撤退,王翦趁势大败楚军,俘虏楚王负刍。楚将项燕随后拥立昌平君熊启为楚王,在淮河之南继续抗秦。同年,秦军再次大败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尽,王翦又伐取了长江以南的楚地置会稽郡。与此同时,嬴政又派王贲对辽东作战,燕国很快沦陷,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秦以其地置辽东郡。随后,王贲又伐灭代国,俘虏代王嘉,彻底灭亡赵国余部。

-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从燕地出兵,南攻齐国,诱降齐王建攻克齐国都城临淄后,将其逐到共地活活饿死,齐国灭亡,六国至此尽数被灭。


- 创制称帝: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嬴政完成对六国的兼并建立秦朝。嬴政认为称“王”已不足以显示其威严,于是取“三皇五帝”之名,创立“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并规定后世以数计,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

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后,在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和加强中央集权:

- 政治上:创立三公九卿制,将五德终始说付诸实践,并通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等强化皇权。

- 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统一货币度量衡,同时规制财税户籍、实行赋税徭役并行的赋役制度。

- 法律上:以“法治”“重刑”作为指导思想。

- 军事上:销毁六国兵器,集权于一身,通过派兵征伐开疆扩土。

- 文化上:统一文字,并用强制手段统一思想,禁除私学,规制教育。

秦始皇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他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行的一系列制度和政策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另一方面,他的统治也存在严刑峻法、劳民伤财等问题,如修建长城、阿房宫等大型工程,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最终导致秦朝在他去世后不久便走向灭亡。尽管如此,秦始皇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