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鲁南地区有种热辣的汤,它唤醒了这座城市的早晨,它滋养着千万人,它开启了这里人崭新的一天,它就是山东临沂的糁汤。临沂,古称琅琊、历史悠久,地处鲁西南,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鲁东南地区中心城市、具有滨水特色的现代工贸城市和商贸物流中心,山东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素有“花乡水邑,林海商都”之称,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伴随着历史的长河在齐鲁大地上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临沂的糁,在2013年被山东省选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这里寻常百姓的吃食,也有不同寻常的意味。
一、历史渊源
糁,相传是来自古西域回族的早餐,在临沂家喻户晓,遍布大街小巷,相隔不过几里地,必有一个糁馆。临沂的糁,“糁”在字典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ǎn,意思是米饭粒儿。另一个是“shēn”,意思是谷类磨成的碎粒。但在临沂方言中,它读“sá”音,临沂的糁历史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可见,在很久以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它的前世。
二、制作工艺
这是一种融合了刀工、古老传统汤法、鲁菜酸辣调味的技术,看似简单,实则技术含量极高,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沉淀,很难做出一碗味道独特且正宗的糁汤。说到做糁的功夫,熬汤是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费功夫的一环,将牛肉(也有鸡肉、羊肉)煮熟、切片、晾凉,再放入牛骨熬成的高汤里加八角、香叶、桂皮、胡椒、肉蔻、姜等调料,以面粉汤等勾兑不断搅拌,煮熟而成。
刚刚出锅的糁汤,肉眼可见,颜色微黄、晶莹透亮,香味浓郁。小抿一口,先尝到的是一股姜味,不吃姜的人会有点不适应,但一定要细细品味,你会感受到骨头汤的醇厚丝滑,有一点淡淡的中药味,鲜香微辣,回味甘甜,浓稠鲜香。一碗下肚,饥饿顿消,令人大快朵颐。如果在当地糁馆喝糁还可以搭配油条或者饼,一口肉、一口汤、一口饼,这顿早餐简直算是太完美了!
三、文化价值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而在临沂地区尤其是蒙山一带,其民俗文化与沂蒙地区的民俗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讲,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其内涵、外延、精神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也可从另一方面来看,糁这种民间饮食文化现象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缺失现象及潜在的非物质遗产危机。
四、社会影响
2017年6月28日,在临沂兰山区举办了“临沂糁”美食文化活动。2017年11月12日,“临沂市第三届民间文化艺术节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在临沂兰山区市民广场开幕。2018年2月19日,由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名宴”暨2018 “沂蒙山杯”全国名吃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经过激烈角逐,临沂市兰山区大张家庄糁制作技艺、临沂传统小吃“八大碗汤”获金奖。